课堂内容太多记不住?这些 AI 可以帮到你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记录十分重要。老师不会再像高中一样反复讲解,更不会因为部分同学跟不上就放慢授课进度。因此,学会用AI工具帮助记录课堂内容很有必要。今天就和大家推荐一些亲测好用的 AI 工具,帮你轻松记笔记,建议收藏!
课堂录音 —— 精准捕捉,解放双手
过去大家都是手写记录,但是大学允许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辅助学习,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它们来录制上课的音频,不用担心因为自己走神或者手速问题导致知识点漏记。
你可以试试讯飞语记、Notta等APP,能够实时将语音转录为文字,整堂课的内容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一份文字稿,以便你随时查阅。讯飞语记还支持多端登录,手机上录制的音频转录为文字后,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查看,更加方便。
如果是一些网络课程,那么可以用 Notta 来录制屏幕,录下来的音视频内容也可以转录为文字内容,并且会和人物发言时间精准对应,后续可以结合视频时间轴来进行更精确的复习。
课后整理 —— 智能提炼,构建知识体系
搞定了课堂记录还不够,关键是要总结上课的内容要点,提炼关键信息并搭建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时候各类语言大模型如 DeepSeek、ChatGPT、Gemini 等等则会体现出更大的作用。
首先你可以让 DeepSeek 来帮你构建课程的知识大纲,然后再将转录的文档丢给DeepSeek,让它帮你分析汇总,填入对应的章节,从而获得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DeepSeek 负责主体框架,课堂笔记负责具体内容填充,能够大幅降低AI 内容创作的幻觉,避免学习方向出现偏差。
ChatGPT 还提供了专门的学术智能体Scholar GPT,在利用 AI 总结提炼后,如果还有不理解的疑难点,可以在Scholar GPT中进行二次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库和自由的聊天式交互,让你感觉仿佛是在面对一个私人导师,但却又没有真人导师的压迫感。
此外,AI 也可以变成你的考试官来对你进行模拟考试。例如让 Gemini 扮演一名英语四级考试官,出一些四级难度的题目让你来作答,在每次答完题后,给出判断、分析和解题思路。此时,AI 就是你的私人家教,不限时长而且完全免费。
另辟蹊径 ——随手拍照,实现知识转移
除了我们自己的记录以外,也可以去借一些优秀同学的笔记来学习,但是长时间借阅肯定不合适。这时候 AI 的识图功能就帮了我们大忙。
例如豆包,只需要对着别人的笔记一拍,就可以快速生成文档,无论是简单的文字内容还是复杂的树状图知识图谱,它都可以精准识别。不用借阅,直接让你的朋友拍一张照片,然后你上传到豆包 APP 再进行分析。不需要考虑借阅的时间,不需要考虑他是否方便把笔记给你,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完成了知识的转移。
同样的方式,你也可以用在课堂上。打开夸克,面对老师的板书只需要轻轻一拍就可以将黑板上的精华变成文档留在你的手机、电脑里。甚至,你可以用夸克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实现知识的延展学习。
内容整合——知识整理,搭建AI知识库
通过前面的步骤,你已经将课堂录音、课后总结、同学的笔记、老师的板书等零散的信息转化为了数字化的资料。但如果这些资料分散在各个角落,查找起来依然费时费力。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智能大脑来统一管理这些知识。
MEM 就是一款能够帮助你快速搭建并管理知识库的 AI 工具,将这些笔记上传后,你可以自定义合集,根据不同的科目来进行分类;当你想查询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只需要输入简单的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当时的笔记;如果你正在写论文或者学习某些新知识,MEM 也会将一些相关的笔记推荐给你,并建立关联,方便你快速查阅和调用。
类似的还有 Notion,你可以导入所有的课程笔记,并在构建的知识库中给不同的知识点打上标签,当你学习新课程时,它也会自动发现与你过去学习过的其他课程的潜在联系,激发你的联想和跨学科思考能力。
通过构建这样一个AI知识库,你每一次的记录和整理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投资。它不仅解决了“记不住”的问题,更进一步解决了知识“找不到”和“不会用”的深层难题。
结语
从利用 AI 录音工具完整记录课堂信息,到借助 AI 分析工具深化理解、构建知识体系,再到通过手机 AI 识图即时解惑、建立 AI 知识库实现知识管理,AI 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当然,AI 终究只是辅助工具,学习的主体依然是我们自己,善用工具提升自己才是关键。只是一味地依赖 AI,而不去主动吸收、思考知识,那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