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UNI怎么样,什么时候上线的

投稿人:丁丁 更新时间: 2025-11-04 13:15
UNI怎么样,什么时候上线的

一个老用户的观察手记

记得大概是2020年9月吧,那时DeFi Summer正热闹,我整天在各个协议间折腾,挖矿、提供流动性。就在那个档口,突然传出消息说Uniswap要发币了,名字就叫UNI。当时社区里都炸锅了,毕竟之前用了那么久,突然说要空投,确实让人有点意外。

我印象特别深,那天是9月16号下午,我正在处理一个流动性池的退出操作,Discord群里就开始刷屏说快照已经完成了。当时心里还挺忐忑的,毕竟用Uniswap也有一年多了,不知道能拿到多少空投。结果第二天官方公告出来,说是给9月1日前交互过的地址都发800个UNI,算下来价值将近3000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说实话,那段时间整个市场对治理代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UNI的设计挺有意思的,总量10亿枚,其中60%给社区,15%给团队,剩下的是投资人和顾问。这种分配方式在当时算是比较公平的了,至少没有把大部分都掌握在项目方手里。

从交易工具到生态基石

UNI刚上线那会儿,很多人其实不太理解它的价值在哪里。就是个治理代币嘛,又不能分红,投票权对普通用户来说好像也没太大意义。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见证了几个重要的治理提案。

记得最清楚的是2021年5月那个“费用开关”提案,当时社区里吵得不可开交。有人主张开启交易手续费分配,这样持币人就能获得真金白银的收益;另一派则认为应该继续保持免手续费,维持竞争优势。那场投票我全程关注了,最后反对派以微弱优势获胜,但整个过程让我意识到,治理代币其实代表着对这个协议发展方向的话语权。

后来UNI的应用场景慢慢多了起来。比如在一些借贷协议里可以作为抵押品,或者用来参与流动性挖矿。我去年在Aave上就用UNI做抵押借出了一部分稳定币,利率还挺合理的。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让UNI逐渐从单纯的治理代币变成了DeFi生态里的基础资产之一。

市场竞争中的变与不变

这两年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竞争确实激烈。SushiSwap刚出来那会儿,确实分流了不少流动性,我记得有段时间Uniswap的TVL下降得挺明显的。但回过头看,UNI能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保持领先地位,主要还是靠产品迭代和社区支撑。

V3版本上线是个关键节点。那个集中流动性的设计确实很创新,虽然刚开始用起来有点复杂,但熟悉之后发现资金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我在ETH-USDC池子里试过,同样的资金量,收益比V2时期能高出30%左右。不过手续费也确实更高了,gas费动不动就几十美元,对小额交易者不太友好。

现在看UNI的价格走势,跟整个市场情绪关联度很高。去年牛市的时候冲到40多美元,熊市又跌回个位数,这种波动性确实考验持仓心态。我自己的策略是长期持有大部分,小部分做波段,毕竟在DeFi生态里,UNI还是算比较稳健的资产了。

治理实践的得与失

参与UNI治理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去中心化治理确实是个缓慢的过程。任何一个重要提案都要经过社区讨论、温度检查、正式投票这些环节,有时候一个提案拖上两三个月都很正常。

但慢也有慢的好处。去年那个关于在Polygon上部署的提案,前前后后讨论了快一个月,各种技术细节、经济模型都分析得很透。虽然最后因为技术原因暂缓了,但这种审慎的态度其实是对持币人负责。相比之下,有些项目治理就是走过场,核心团队说了算,那样的治理代币其实没什么意义。

不过UNI治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投票门槛还是太高了,很多小持有者根本达不到提案门槛。我认识几个朋友,持仓都在1000UNI以下,基本上就是被动参与。这个问题社区里讨论过几次,但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的一些思考

现在回看UNI这两年的发展,感觉它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DeFi代币的范畴。某种程度上,UNI成了整个去中心化交易所赛道的风向标。它的价格波动不仅反映市场对Uniswap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DeFi整体发展的预期。

我个人比较看好UNI的长期价值,但也不是盲目乐观。监管风险始终是个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最近美国那边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态度越来越明确。另外技术迭代的压力也很大,新的AMM算法层出不穷,Uniswap需要持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

说到底,UNI的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Uniswap协议本身的竞争力。只要这个协议还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交易体验,还能在DeFi生态中保持核心地位,那UNI就会继续有其独特的价值。作为早期用户,我会继续持有并参与治理,毕竟见证一个去中心化协议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商家优惠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