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易新手交易攻略
从菜鸟到老手的必经之路
记得第一次点开欧易的App界面,满屏花花绿绿的线和跳动的数字直接让我懵了。那感觉怎么说呢,就跟你突然被扔进一个所有人都说着外语的菜市场似的,每个摊位都在吆喝,可你连最基本的买卖规则都搞不清。我当时还傻乎乎地以为“限价单”是什么高级玩法,愣是盯着手机研究了半小时才敢下第一笔单子——结果就因为设的价位离市场价太远,一整天都没成交。
这事儿给我提了个醒,交易这玩意儿啊,光有胆量可不够。你得先弄清楚最基础的操作逻辑,比如市价单和限价单到底啥区别,止损止盈该怎么设置才合理。说真的,这些基础功能要是用不明白,就跟开车不会换挡似的,再好的路况也白搭。我现在养成习惯了,每次尝试新功能前,非得先拿个十块二十块的试水,亏了也不心疼,就当交学费。
那些年我交过的“学费”
去年四月份的事儿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听了个所谓的内幕消息,说某个山寨币要上线新功能,想都没想就全仓杀进去。结果呢?消息是周六传出来的,我周末两天愣是没睡好,周一早上睁眼一看,价格已经跌了快三成。那种心情啊,就像你排了两小时队买网红奶茶,刚喝第一口就被人撞洒了。
自打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三条铁律:第一,绝不信任何“百分百赚钱”的消息;第二,单笔交易不超过总资金的十分之一;第三,永远要留够补仓的子弹。你可能觉得这太保守,但对我来说,比起一夜暴富,更重要的是能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一点。最近尝试的网格交易就挺适合我这种胆小的人,虽然赚得慢,但胜在稳当,晚上能睡个踏实觉。
看盘面的那些门道
刚开始那阵子,我觉得K线图就跟算命先生的水晶球似的,怎么看怎么神秘。后来认识个做程序化的朋友,他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别老盯着五分钟图折腾,先看看周线月线的大趋势。”这话真没说错,就像你要出门旅行,总得先看看地图确定方向吧?总不能光盯着脚下那几步路。
现在我养成了个习惯,每天开盘前先花十分钟看四大要素:交易量有没有异常波动、主流币的涨跌联动性、关键支撑压力位在哪、还有就是这个时间段通常的波动规律。特别是晚上欧美盘开盘前后,那行情走得,跟白天完全不是一个节奏。有时候明明技术指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但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这种时候我宁可空仓等着——这大概就是老交易员常说的“盘感”吧。
心态比技术更重要
上个月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我同时给两个朋友推荐了同一个币,结果一个赚了30%就跑,另一个非要拿到翻倍,最后反而亏着出来。你看,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操作起来结果天差地别。这事儿让我想明白个道理,在交易这个世界里,有时候管住手比频繁操作更难,但也更重要。
我现在手机里还存着三月份那次爆仓的截图,不是要虐自己,是想时刻提醒:市场永远有赚不完的机会,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有时候踏空比亏钱还难受,这种心情我太懂了。但反过来想,要是每次波动都想抓住,那跟追着自己尾巴转圈的猫有啥区别?现在碰到这种时候,我就干脆关掉软件去遛狗,等心情平静了再回来复盘。
慢慢来比较快
前两天翻交易记录,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赚钱最多的那几个单子,持仓时间平均都在两周以上;而那些今天进明天出的短线操作,扣除手续费其实没赚多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慢即是快”吧?当然不是说长线就一定好,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我现在的做法是把资金分成三份:一份做长线配置,选那些基本面靠谱的标的;一份做波段,抓中期趋势;最后留点零钱满足手痒,玩玩短线过过瘾。这样既不会错过大的行情,又能保持交易手感。话说回来,这套方法也是交了六位数学费才总结出来的,要是早点有人指点,或许能少走点弯路。
最近开始在社区里带带新人,看着他们犯我曾经犯过的错,既着急又觉得亲切。其实交易这条路啊,就像学游泳,别人说得再多,不如自己呛两口水学得快。重要的是每次犯错后要总结,要调整,慢慢找到那个让自己舒服的节奏。毕竟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才是硬道理,你说是不是?
